为了给本地学生更多机会,香港近日也开始向英国看齐,取消对外来攻读学士学位学生的优待政策。据港媒3日报道,从2016学年起,内地及外国学生不再获取包括香港大学在内的香港八大高校资助。
非本地生来港升读大学,一直被部分人指责为“抢资源”,香港教育局3日就向立法会递交文件,明晰非本地生与本地生学额分配的政策。据香港《文汇报》3日报道,以往香港八大院校可最多录取20%的非本地生,当中包括4%为资助学额,16%为额外学额。新政策将会把20%的非本地生学额一律划为核准收生指标1.5万个以外的额外学额,变相让供港生升大学的学额由96%增加至100%。香港有的升学专家及中学生代表均对政策表示欢迎;大学界人士也认为这能令政策更清晰,进一步保障本地生的升学机会。
香港行政会议当日(3日)通过,由2016至2017学年开始,每年15000个教资会资助学额,全部用于香港本地学士学位学生,而原来的4%非本地生的资助学额将会取消。 即届时香港八大院校,每年共会增加取录600名香港本地生。香港教育局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指,新机制下,不受资助的非本地生学额会相应调高,令他们人数维持在相当于资助学额的两成。当局又说,现在即使非本地生以资助学额录取,仍需缴交较高的成本价格学费,因此措施调整后,对学校录取非本地生的影响甚微。因为目前所有非本地生已须缴交较高的学费,而将来非本地生依然只需缴交数额最少足以收回一切额外直接成本而非全部成本的学费。
据观察者网查询香港政府网站,其中专科及其以上课程学生的资助计划中,最高助学金额内容包括:本地院校学费、有关课程的学习支出、必须缴纳的学生会会费。最高贷款额为42520美元(2014/15学年)。
香港政府一直积极吸纳世界各地人才来港升学,令校园环境更国际化,故允许资助院校录取相当于核准资助学额20%的非本地生,包括 4%的资助学额及16%的超额录取学额。换言之,在1.5万个资助一年级学士学额中,以往有4%、共600个可用作录取非本地生,本地生的学额则为 1.44万个。在新政策下,自2016/17学年起,由于20%非本地生学额一律划为额外学额,故本地生可独占1.5万个资助一年级学士学额,保障了本地生的升学机会,亦同时不影响非本地生。
鉴于近年社会上愈来愈多声音关注非本地生接受资助学额,会影响本地生的入学机会。行政会议将取录非本地生的政策改为全部非资助学额,在维持每年资助15000个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不变的情况下,变相增加香港本地学生学额。教资会将就建议咨询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并会就新政策的推行细节咨询八大院校。
另外,在2015学年起,和紧接的3年期内,教资会将逐步增加资助高年级学士学位课程收生学额,共1000个,2015学年首年增加265个收生学额。
香港大学教务长韦永庚及浸会大学教务长苏国生均对该政策表示欢迎。二人均表示,其实际影响则未必有想象中大,“大部分院校录取非本地生时都没有用尽20%,录取本地生亦不止96%,所以分别应该不大,但能避免社会上一些争议。”根据香港教育局递交的文件,在2013/14学年的 1.5万个资助一年级学士学额中,院校就录取了相当于97.6%、共1.46万名本地生,以及相当于16.3%、共2,446名非本地生。
香港教育局预计,未来十年升读专上课程的适龄学生人数会持续减少,本地中学毕业生人数会由去年约62000人,大幅减至2022年的42700人,假设中学毕业生的成绩保持在相若的水准,预计到2016学年,所有符合入读大学基本条件的学生均可获得政府财政资助或自资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学额。
据观察者网查询,香港各大学本科学费(每年)差别不大,2014年香港大学本科学费135000港元(约合10万多人民币)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学费都是120000港元(约合9.5万多人民币),香港岭南大学本科学费稍低,为110000港元(约合8.8万人民币)。
一度被称为“蝗虫”的内地学生赴港读本科日渐增长的趋势让香港教育界紧张。香港《苹果日报》曾在2013年报道,查阅香港教育局资料,赴港修读教资会资助学士学位课程的内地学生每年都有增无减,2012/13年度已有6,315人,每年急增38%。有立法会议员担心会有更多内地人赴港读大学。香港教育局资料显示,2012/13年度本港八大院校由教资会资助的课程,包括学士学位、研究院研究课程、研究院修课课程,共有10,963名内地学生,当中以攻读学士学位占最多,达6,315人。八大院校中,以香港大学录取最多内地学生,达2,781人,其次则为香港中文大学。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范国威接受《苹果日报》采访时称,香港政府有必要介入事件,避免将本港各大院校成为内地化,他也会在立会跟进事件。
此次新政的颁布,正是香港各界本地保护主义的多重诉求,香港在欢呼自我保护成功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外来学生的优待条件不再,香港的多元化也或将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