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而一流高校学生们出国深造的原因不尽相同:“以我们专业来说,某教授的团队是全球领先的”“拥有海外的博士学位回国找工作更有优势”“我想在没课的时候开车去看学校附近的雪山”……
然而,我们如何在这纷繁的原因中找到它们的共性呢?又是怎样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机制推动着中国一流高校的学生做出出国读博这一“集体性决定”的呢?本文将结合学术研究和真实案例探讨这一现象。
社会期望:“唯有向上”的处境
中国一流高校的学生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一群人,他们一直是社会各方面包括职场、学术界、政界的佼佼者。他们经过高考、考研的层层筛选,展现出超人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能力。同时,身处“985”“211”工程一类的一流高校,他们也享有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财政和社会资源。这些大学毕业生往往有着极高的追求,许多人的求学之路并不会止于本科,而是选择继续深造,寻求更高的学术和科研平台。
此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古训一直在规训着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做出各种决定。正如上文提到的,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中过五关斩六将、享有丰厚教育资源的一流高校学生早早就被社会大众贴上了“学霸”的标签。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群体也存在着一定的浪漫化想象,认为名校生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坦途。
因此,近年来各种各样的“985大学毕业生送外卖”“博士摆地摊”的社会新闻往往伴随着污名化的舆论倾向,仿佛一流高校的学生就必须达到某些标准的成功。这些源于身份地位和社会文化的压力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一流高校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而去海外名校读博正好是一条光鲜亮丽的道路,它符合社会大众对于“成功”的定义。
“院校惯习”:无形的有力推手
前面提到了社会期望对个人规划的推动作用,那么院校—它们发挥着几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针对国内某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他们发现,“院校惯习”(InstitutionalHabitus)是影响一流高校的学生出国深造的主要因素。来自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惯习”(Habitus)的概念,意指由各种内化的观念组成的价值观系统。
简单来说,“惯习”可以理解成我们个人的习性和倾向,如我们的消费习惯、看待教育和艺术等文化资本的观点,同时它也深受更大的社会结构的影响。所以,“院校惯习”就可以理解为在院校层面上的习性和倾向,它们具有集体属性,影响着个人对其教育道路的选择。例如,当某个院校存在出国的风气,其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出国深造,而这一风气是由社会、院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推动形成 的。
“职业脚本”:由学生书写的人生规划
“人生就像建造高楼,一步都不能走错。”许多一流高校的学生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比如大二实习、大三准备考研或为了出国刷绩点等,他们在各个时间点精确地规划着自己的职业道路。这些规划就如同一个个脚本,指引着学生做出一系列决定并为之行动。
“职业脚本”(CareerScript)是对人生规划的解释性方案,在一流高校的学生出国深造的背景下,它起到连接与调和“院校惯习”与学生行为的作用。具体而言,对于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来说,进入学术领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是一条主要的职业道路,而进入一流高校工作,则被认为是职业道路上成功的标志。研究发现,对于职业的规划,一流高校的学生都有清晰、明确、具体的“脚本”。
首先,学术论文发表是衡量学术成果的“金指标”。一流高校的学生普遍认为,在国外攻读博士能享有更先进的科研资源以及能在学术圈积攒更广泛的人脉资源,这些因素有助于他们的学术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成功发表。甚至有学生认为,即使国内院校已经达到了和国外院校相同的学术层次,相比于国外院校,国内院校的学生仍然更难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而由于顶尖学术期刊多为英文期刊,通过在国外院校的专业学术训练,学生能够大幅度提升英文学术写作水平。
其次,如今许多一流高校偏好甚至硬性规定竞聘者拥有海外院校博士学位或者海外院校科研经历,为了毕业后能成功进入一流高校,出国深造自然而然被“编码”进了学生们的“职业脚本”里。“职业脚本”不仅是个人观念的产物,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撰写自己的“职业脚本”,协调个人观念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
中国一流高校,一直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广阔的学科视野以及严格的教学要求而闻名。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他们的学术科研能力也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可。这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申请到世界顶尖大学博士项目的重要原因。攻读博士学位一方面可以使这些学生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创新学科领域。
尤为重要的是,在国际化学术环境中,他们有机会与世界顶尖的学者共事,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科影响力。中国一流高校的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趋势,受社会期望、“院校惯习”和“职业脚本”的三重影响,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也预示着中国学生未来在全球学术界的影响力将大幅度提升。
文:黄胤(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来源:《留学》杂志总第2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