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年底出生的高子彦如今已经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大一的一名学生了。初二那年,受到身边有人高中毕业考上哈佛大学的触动,他从那个时候就决定到美国读大学。
那一年,他就读的深圳中学一千名毕业生中,有60人最后到国外读大学本科。
高子彦认为还是要在本科的时候出来读书,“如果读研究生出来,就已经错过自身最佳的一段发展时期,就会很难融入这边的社会。”
高子彦现在哥大参加了一个“全球中国联接”(GCC)的组织,这个组织由哥大一帮本科生发起,联合美、英、法、加等国的43所高校,其中也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致力于在中国与国际社会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组织核心管理层绝大部分由哥大本科生组成,其中既有美国本土学生,也有中国学生。
高子彦现在其中外联部门担任职务,他说,研究生在这类社团活动相对较少,只有在本科生才有时间和心情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对于未来,他还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他可能会选择政治学和人类学方向。
曾几何时,中国高校中刮起一股“寄托”风,大学毕业,考GRE(GMAT)考托福,申请奖学金出国读书,成为他们改变自己人生的一条路。诚然,这条“寄托”美国梦色彩的异国考学之路,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所以才会有最近美国耶鲁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888万美元的感恩之举。
但是,近些年来,祖国的迅速发展,却让一些身在美国寻梦的人变得迷茫,并非土生土长的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当地主流圈内,祖国的迅速发展又让海归后跟不上节奏,望着风生水起的国内,听着李开复喊着“再不回中国就来不及了”,留学海外学子普遍面临进退维谷的局面。
与此同时,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问题,也成为中国新富阶层为下一代选择更优教育资源另辟蹊径的理由。毕竟清华北大不是谁都能上的,而美国很多高校全球排名都高于这两所学校。
“今后几年,将有更多中国学生到美国读本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美国赛伯乐国际教育公司的国际教育总监乔伊斯米歇尔这样告诉记者。
在少数人选择这条路的时候,真正阻碍中国孩子走出国门步伐的阻力更多来自家庭的实力。按照高子彦介绍,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一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相加总计接近六万美元,四年就要二十多万美元。
“但是中国这些年崛起的新富阶层,完全有能力去负担这笔费用。”在米歇尔看来,这个被她称作是中国新一代的中产阶层,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更多中国家庭有能力承担子女留学费用。
乔伊斯米歇尔最近正准备在中国出一本新书,名字就叫《到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指导中国学生如何入学美国高校读本科。她甚至建议家长们从高中就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不久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向美国输出的本科生数量正迅速增长。报告显示,2008—2009学年美国高校录取的留学生中,中国向美国输出2.6万名本科生和5.7万名研究生。而比较5年之前,本科生与研究生分别为8000人与5.1万人。
随着中国90后一代跨入美国大学校园,相比较过去中国在美留学生多是理工科类研究生,中国学生在美国的面貌正在发生重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