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伊始,武大、华中大等学生论坛上,讨论如何申请赴港读研的帖子占据了头条显著位置。不少学生认为,香港读研有两大好处,一是时间短,再者好就业。
小徐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班学生,也是赴港读研QQ群成员之一。小徐昨受访时称,该校新闻系大三有60余名同学,近20名同学在着手准备申请赴港读研。为此,2007年11月,有意赴港读研的大三大四学生自发建立QQ群。
由于港校研究生(Q吧) 无需研究生入学考试,但要提供托福和GRE(即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托,考G(GRE简称)已成为赴港准研究生的口头禅。”准备申请香港浸会大学传播专业的小徐说。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导刘惠军介绍,1998年,他考入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时,在该校理学院读研的内地生不足10名。2003年,他到港科大做访问学者,这一年所招收的内地研究生比1998年翻了两倍。
“近三年,报考港校的内地学生越来越多。”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教授高咏生说,在港读研分为授课式和研究式,学制分别为一年和两年,前者更多的以就业为目的,后者重于学术研究,课程设置也有所不同。
刘惠军的一些学生常向他咨询如何申请赴港读研港校。刘惠军认为,全英文环境与就业前景,是吸引多数内地生赴港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2008年,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中心在内地的招研人数从往年的10个扩大至30个。香港理工大学今年计划招收300名内地生赴港读研。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院40余个专业,目前面向内地招生的专业有十余个,今年该校的翻译学专业首次对内地生敞开。
目前,各大港校的申请工作仍在进行中,1~3月将陆续组织对申请的内地生进行面试,在汉大学生可登录各大港校研究生网站查询详情。
前人经验:港校硕士:学16个月,学费24万
余先生,28岁,本科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在汉口一公司工作5年后,2007年8月,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MBA授课式研究生。
余先生所在MBA班50名同学,内地生约占20%。选择香港读研,他看中的是其全英语教学环境和就业出路。
余先生所读的MBA授课式研究生,学时16个月(没有寒暑假),学费24万元,学费和生活费都比内地高很多。在他看来,授课式研究生比较接近职业培训性质。小余称,校方发布的毕业生去向显示,每年都有赴港读研仍回内地工作的内地生。
余先生建议,三类人慎选在港读研,如果申请者英语水平差,没必要来香港;人际交往能力差,在港读研会更痛苦;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来港后则会很长一段时期无法适应。而且还需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广东话,至少要在3个月内能听懂。这都是来港后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港校博士:费用全免,五年太长
小秦,1998年考入华中大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硕士均在华中大就读。2005年,他考入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现为该专业博三学生。
小秦所在的工业工程专业博士生全是内地学生。他所在的港科大,理工学院硕士生与博士生比例为1∶1,硕士生中,内地生约占一半,博士生则全由内地学生包揽。
“在香港,读博士,学费和生活费全由政府埋单,每年发放15万元的全额奖学金(含学费生活费)。”小秦说,这也是吸引众多内地生赴港读博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可能为内地部分高校所不及。
但在港读博的小秦也有苦恼,在香港,读完博士一般需4~5年时间,有的甚至更长。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和多数在港读博的内地生一样,小秦也有些茫然,留港就业或回内地高校任教,他还没有确定就业方向。
专家意见:硕士在港好就业博士就业较夹生
武汉大学电气学院刘院长说,近三年,本科生读研明显多元化,不仅仅把目光锁定在内地名校,港校和国外高校研究生培养方式和办学思想不一样,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和加强知识结构。
在武大物理系任教的刘惠军深谙两地硕博培养模式。他认为,港校文凭目前仍有较大竞争力,选择读研香港是可以考虑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要弄清自己的兴趣方向,不一定非要追逐名校。
刘惠军说,在香港读至硕士,留港工作较容易;反而是博士毕业,留港找工作可能有点“夹生”。他个人建议,香港高校的理、工、商及人文、传媒等专业竞争力都很强。如果申请读博,则以后从事学术研究比较好。(编辑: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