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国际教育交流服务机构
留学e网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老首页 > 行程安排 > 荷兰留学行前准备 > 荷兰留学行前准备经验共享 > 荷兰留学行前准备专家指导

留学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出国留学疑惑多多,找信息,难辨真假!
快来留学e网,最专业的留学专家都在这里!

  写下这个题目,也只是把一些常见问题汇总一下,给朋友们一个忠告,免得走了弯路或者错路。每一个要点都是别人的惨痛教训得来的,因此借他山之石,给朋友们提个醒,也算为焦急等待之中的同学们和对ABCDV一直爱护有加的热心者再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总的来说,三大纪律是原则,是一定要注意的,八项注意就是更具体的细节了,粗看起来,好象都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只是旁观者清,真的在你自己办理过程中,随时都能想到这些有时候并不是很容易的了。

  三大纪律:

  一、不要轻信谣言和传言。把这条纪律放在第一位是很自然的,因为ABCDV的一贯坚持的就是打击谣言,讲真话。谣言的害处在其它相关文章里也就讲过了,要说一下的就是传言,因为它们并不象谣言那样是完全的虚假,相反,有时它们都是完全真实的。而这也正是传言的迷惑人的地方。而我们的意见是:第一,你可以信,第二,你不要传。第三,在你做决定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做为唯一的根据。说这个城市的签证率是百分之百,那个城市的DSH容易等等。在你相信这些的时候,你最好想一下消息的来源,也就是说除了你之外,会不会也有别的人也知道这个消息。然后再想一下,会不会你的打算和别人也一样了,等你到的时候会不会还是那个样子。就象来信的朋友总是问我们为什么不写一些关于哪些大学好拿通知书或者签证快的文章,我们的回答就是:不敢写也不能写。在我们帮助的会员当中最新还有400德语学时就拿通知书的。专业也是新开的,很不错。可是,如果在这里写出来,大家也能想到会是什么结局。承蒙大家关爱,最近网页的访问量是增长得让我们欣慰,也让我们更加努力和严谨。所以有些话是ABCDV必说,有些话则是ABCDV不说。顺便说一下,刚才提到的接受400学时的那所大学已经名额满了,大家不要来问有关它的情况了。

  二、要尽早定好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来德国的目的。到德国之后就是手忙脚乱的安排各种事情,那些报着来了再说心理的人,经常会发现不知道以前自己都干了些什么,现在自己干的都是些什么,还有就是以后到底应该干些什么。来德国,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前途,这里又分留在德国工作,两边来回跑(也就是在德国的驻中国公司里或者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回国工作(比如从事德语教学等);也可以只是为了学习,拿个德国的学位,或者在德国学成之后再继续到别的国家深造;还可以为了生活,有些在国内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朋友来德国只是为了享受这里的环境。大多数人还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来的。那就会有不同的努力方向。比如想留在德国大公司工作的朋友就要尽可能的深刻理解德国的文化以及德国人的思维,还有德国大公司的模式;想以后做个洋买办或者自己从事两国贸易的朋友就要经常关注国内的形势,毕竟你做为中国人的优势也在于你对中国有着德国人一辈子也不可能的了解。有了目标,你就有了方向。那么即使走错了,也可以随时调整。到了德国之后,你会发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和自己要干什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发现这里很多人被问到拿了学位之后干什么,都是一脸的茫然。再举个成功的例子,同样是在教授的事务所里帮忙,一位只是知道自己在打工,算着每小时的工资的前辈,结果现在依旧是个老学生。另外一个却经常加班的学习并借助教授在德国的名气,认识了这个领域中一些大公司的老板,然后从到大公司实习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德国在中国该行业中的重量级人物了。从这真实的例子里,可能大家会看出些什么。

  三、到了德国并不是天堂的开始,而是奋斗的起点。出来的手续和等待把朋友们都搞的焦头烂额了,只是想着到了德国就会一切都好了。这样的心情,会有一系列的不如意的地方让你措手不及。比如德语的难学,环境的不适应等等。做着艰苦奋斗的打算吧。不然一不小心,你就会和那些因为没有思想准备而在困难面前止步的人一样。每当看见花着父母血汗钱的学生,仅是因为厌烦德语而不去上已经交了钱的语言班,沉醉于打牌娱乐之中,就很是为他们着急并为他们的父母叹气。

  八项注意:

  1、选专业的问题:很多人在挑选专业的时候就过分注重学校的名气和专业的好坏。这当然是正常的心理,也是我们鼓励的一种做法。只是对于一些特别的情况可以考虑一下变通的方法,比如那些的确热门或者目前申请没有把握的专业,比如计算机,或者现在学文科以后想改学理科的在读生。因为到了德国以后,你并没有机会直接上课。一般来说都要有至少半年的准备时间来考过DSH,可以在这一时间里同时办理转换专业的工作。毕竟在不能确保签证的情况下,要以先到德国来为目的,人过来以后,很多事情就会容易的多了。比如在换专业的时候,因为你人可以面对面与外办老师谈话,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当面来说明。要注意的是,为了以后转换专业的容易,尽量找相关专业来报。比如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想学经济的因为怕名额的限制,而报了经济教学法,这个相对冷门的专业会更快更容易拿到录取通知书。然后考过DSH之后,换到下一学期的经济专业,因为申请的早,就会很顺利的拿到一个位置。

  2、换专业宜早。这是和上面的相辅相成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在开课的第三个学期之前换专业,但是换的越晚对你的损失就越大。因为德国的学位念下来并不轻松,拿下一个学位五到六年是很正常的事。在一个你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的专业里硬读,最后不得不在最后阶段放弃,换成另外一个不相关的专业,你以前的学分就全都没有用了。这样,把战线拖的太长,自己会在心理上很辛苦。当你到了德国以后两三年之后,还发现拿学位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的时候,这种感觉会给你本来就不太多的信心上又多加了一层挫折感。因为专业的改换而念不下去,最后半途而废回国的例子并不少。

  3、经济上不要把打工做为唯一来源。打工对于来德国的中国学生来说是和学业可以相提并论的一件大事。很多人的心理就是来了德国就准备靠打工来养活自己。这样想好象没有什么不对。协会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按平均水平消费每个月六百,你的保证金除了最后有三千二马克不能取,可以大约坚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很多朋友几乎是从上语言班那天起,就开始不停的打听打工的事。真是无论黑工白工,只要能打到钱就是好工。我们的意见,不如在刚到的一年里,踏实地学好德语,有了良好的语言基础之后,你才有了真正进入这个社会的钥匙。打工的机会总是有的,没有人会在这里饿死。德语好了,你的机会也要比别人多。同样的工作会优先给你。同样是到了德国三四年的老同学了,有的还在辛苦地打着各种工,有的就可以在学校里做助教,算下来工资收入可能差不多。只是劳累程度和以后对前途的发展实在是相差的太远。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还在于一开始来的心态。以后我们还会专门讲这个问题,也就是德国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

  4、不要因为德语不好而羞于与德国联系。无论是在写申请信还是催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或者联系学生宿舍等等,很多朋友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来落笔。又怕写过去的德语信对方笑话,甚至因此就拒绝了自己的申请。我们要说的就是,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找一些好的范文来学,如果没有合适的,那么也不要放弃这个锻练自己的机会。不怕写的不好,就怕写的不明白。哪怕用最简单的话,只要能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也就足够了。第一,不会有人笑话你。第二,也绝不会因为你写了这封信而拒绝你。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石沉大海了。另外,此项注意仅限于和学校联系,并不鼓励你给批签证的外事局写信。有关尺度问题还可以看我们的有关文章。

  5、不要因一次拒签而放弃希望。这个论点也有专题介绍,朋友们看一下吧。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6、在还没有定下来的时候就放弃目前的学业。现在的在读生申请德国大学的越来越多了。有一个问题要说的就是,不少人抱着破釜沉舟的精神,先休学在说。而签证一次不顺利之后,发现损失的就太大了。而现在德国大学对在读大学生的申请表现为越来越慎重了。从竞争力上比,还是已经在国内毕业的人有优势。所以,应该在办理手续的时候坚持大学的课程,哪怕是人到心不到。这里不是鼓励朋友们分心,只是国内有种现象,到了大四左右,就是混日子了。不要轻易休学,因为没有人敢保证你一定会拿到签证。

  7、在国内只是凑学时证明,而不是认真学习德语。德语是一门比较难度大的语言,在入门阶段也是如此。而国内现在很多所谓的强化班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张,实际上是不合理的。这样的紧凑下,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把所学到的知道消化,新的知识就又跟上来了。许多学生就开始不是很认真了。大家都有一种心理,等人到了德国,自然就什么都好起来了。反正现在是为了凑学时证明,也交了钱了,就混过去再说。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尽可能找一个教学认真,课程安排合理的德语班以外,自己在国内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象上面提到的打工问题一样,在国内多一分努力,到了德国就会少一点付出。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学语言这种东西,自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德国的语言班里,你如果总是什么都听不懂,自己也会觉得学起来很没有意思。而那些起点高一点的人,在课堂上就敢于发言表现,就会受到老师的鼓励,反而越来越好。这样此消彼长,差距就更大了。而在使馆里面签的时候 ,德语表现能力也很重要了。包括以后的DSH在国内,大家都不要报着象上大学混文凭的想法,你要时刻记住,你现在所学的就是你以后生存的手段。就象你在学游泳一样,你以后面临的是一个真正的大海。现在多会一点,以后就游的远一点。现在放弃一些,以后轻则会呛着水,重的可能会危及到你的生存。

  8、待人接物的礼貌。看上去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事。可我们想让大家特别注意这一点。也许说了朋友们会不爱听,现在出来的人多数是很年轻的,都是独生子女,有些礼貌方面就注意的很不够。在出国这件事上,你不可能不获得别人的帮助。小到询问资料,大到以后在德国的种种困难的解决。有些朋友就会一路贵人相助,有些朋友却是处处碰壁。比如有的学生来了以后为了住房等问题找到当地中国学生会的人帮忙,以后却是很冷淡的忙自己的事了,或者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谢谢就算了。你要知道,学生会的人都是义务服务的,没有人拿工资。你这样的态度,以后还会再帮你吗?还有在出机场的时候,因为不认识路,毕竟都是从国内飞过去的,会有一些前辈同行。有的同学会真心并且礼貌的请人帮助,有的同学却是很轻易的开口,结局自然不一样。再象我们每天接到的数百封朋友的询问信,工作人员对有些朋友的请求就回答的很仔细,有的则是一句话带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责备工作人员的态度。确实有的人来信,什么称呼也没有,也没有自我介绍,直接问一个问题,或者很显然是把同一封信发到不知道多少个地方。这种对别人工作的不尊重实际最后也是对他自己的不尊重。另外要说的就是,礼貌要出于真心,就是说在别人帮助了你之后,要把得到帮助之后的感谢记在心里,而千万不要把这当成你的运气好或者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小人之心的认为对方其实就是借机会表现自己,或者另有企图。如果这样想的话,可能你认为的自己的好运气会照顾你这一次,可绝对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拉杂地写完上面这些,该结尾的时候,感觉却是:有些话说是实在都是废话,根本就象是在凑数的。而另一种感觉却是:废话之外的担心和祝福却是多少句也写不完的。见别人走的弯路太多了,而犯的都是他们早已知道的错误,因此就总想多说一些,哪怕仅有一位朋友记住了仅一句话,而就因此少犯了一个错误,也会是我们的欣慰。

  就象经常劝那些在花样年华中却心太野的孩子们: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吧。明知道他们听不进去,也明知道自己在当年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人劝过,自己也是听过就忘。那时,唯一的资本就是年轻,一种鲁莽的年轻带着年轻的鲁莽。而在德国,你唯一可以称为资本的却只是你自己的认真,和你自己的清醒。所以我们想让你知道这一点。

  所以才会有上面你看见的那些话,所以才会有下面你看不见的这片心。

  

(编辑:vivian)

共1页 |<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
分享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