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国际教育交流服务机构
留学e网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资讯攻略 > 美国 > 大学 > 院校申请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与“梁林”的渊源

  20世纪,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南杨北梁”(“南杨”是指从南阳走出去的建筑学家杨廷宝,“北梁”是指梁思成)都出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当年,和梁思成同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林徽因因建筑系不收女生而入读美术系,同时选修建筑系课程。四年美国大学生活使林徽因日后不仅仅成为了文坛上卓尔不群的明星,更使她成为了一名承前启后的女建筑师,回国后,曾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林徽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一年后,就打破了当时这所大学相当保守的常规:以一名年仅22岁的中国女学生,隔系应聘,当上了建筑系设计课的兼职助教,不久又升为兼职讲师。在美国求学的几年,使得林徽和梁思成之间有了许多的共同语言,也为他们的建筑事业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建筑皇帝贝聿铭开始也就读于此,但他喜好实用工程建筑遂转去麻省理工学院。

  1924 年7月,林徽因和梁思成来到了美国的康奈尔大学,这是美国东部的一所名校。这一年,徽因20 岁。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怡人。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位于美国纽约州的绮色佳城的康奈尔大学,他们一起利用暑假的时间补习功课、调整身心、适应新的环境,同时也开始了他们的追求和探索。他们制定了目标,准备9月份再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注册。和林徽因、梁思成一同到美国的还有梁思成清华的同窗好友陈植,他也准备学习建筑。三个人都选了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补习,林徽因选择了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两门课程,梁思成选了三角、水彩静物和户外写生三门课程。

  他们租住的公寓环境很好,有个小小的阳台,黑色的雕花铁栏呈半圆形。站在那个小阳台上,可以看窗外的风景,可以眺望绿色的山谷和明亮的河水。白天,他们背着画夹出去写生,他们沐浴着盛夏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傍晚回到宿舍,他们喜欢舒展四肢倚在阳台上聊天、看书,一直到绚丽的夕阳渐渐西斜, 黑暗将山谷吞没。这里山明水秀,真是美极了!

  三个人都很努力,因为他们早就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看过,那里是美国著名的学府,环境一流。

  宾夕法尼亚州有“拱顶石州”之称,是美国东部的工业大州,费城为宾夕法尼亚州最大的城市,坐落在德拉瓦和斯库基尔两条河流涨潮时的交汇处。这里曾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个首都所在地。从斯库基尔河开始,是费城的西城,闻名全球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建在河的西岸。

  宾夕法尼亚大学创立于18 世纪,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这所大学的学术风气十分浓厚,历任校长思想活跃,研究院也办得很出色。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德雷赛尔大学毗邻,它与哈佛和斯坦福大学被认为是全美最好的三所学院。

  一个多月的补习之后,他们来到位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报到,可是校方告知他们,建筑系只收男生,不收女生。学校的管理者认为,建筑系的学生经常需要在夜里作图画画,而一个女生深夜待在画室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宾大一直不收建筑系的女生。林徽因和梁思成商量后,她不愿意离开宾大,所以只能改 报了宾大美术系,同时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宾大美术学院教学方式独特,学院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工作室,学生可以随时进去设计自己的作品。

  校园很美,到处都是绿树和草地。建筑系就在一幢小楼里,楼前是一大片的草坪,草坪尽头是一片白桦林。建筑系的课程大部分是在上午,下午主要以在教室绘图为主。那时正是“ 包豪斯”建筑思潮在国际建筑学界流行的时代。当时建筑系的两位教授是斯敦凡尔特和保尔?克雷。他们都是欧洲学院派很有影响力的 代表人物,学生都非常喜欢他们。克雷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后来设计的华盛顿泛美联盟大厦、联邦储备局大厦和底特律美术学校,这些漂亮的建筑曾获得嘉奖,成为他卓越才华的有力证明。

  宾大建筑系也受到了“ 包豪斯” 思潮的影响,当时主要的教学思想是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思想,这一时期的学习给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学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们以后的建筑成就作了很好的铺垫。

  校园的时光总是最美好的,但也是单调的,每天都是类似生活的重复和循环。梁思成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个严谨的人,所以对这种刻板的学习生活很容易就适应了,他非常专注、认真。他选修了高年级的西方建筑史课程,这门功课的教授是阿尔弗雷德?古米尔教授。他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沉迷其中,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之后,梁思成每天都泡在图书馆,认真地记笔记,从各种书籍文献中摘录重要数据和评论,并把一些建筑图片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时的努力,为他成为一代 建筑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梁思成忘我学习时,林徽因也一直在努力取得成绩。林徽因没有绘画和制图的基础,不像梁思成有清华美术社的功底,她几乎是从头学起,可是她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她悟性特别好,对线条和形状都有很独特的见解,教绘画的老师对她非常欣赏。

  林徽因不只是有灵性的女生,更是宾大校园里的校花。她的穿着还和在国内的时候一样,浅色的上衣,深色的裙子,美丽而轻盈。

  她是一个从小就在艺术氛围中熏陶长大的孩子,内心敏感而脆弱,所以每当奔走于美术教室和建筑教室之间时,总会思念家乡的姐妹,想念北京的父亲和母亲,想念新月社的友人。

  她在给徐志摩的信里写道:“ ……我的朋友,我不要求你做别的什么,只求你给我个快信,单说你一切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安……” 这封信曾让徐志摩产生了许多的联想和想象,他以为是自己的机会,以为她仍在想念着自己。

  梁思成用他独有的关切温暖着林徽因,可是这种生活并不能让林徽因满足。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让她感觉到学习的枯燥,梁思成又是一个太过于专注的人,很多时候会因为痴迷于设计而忽略了林徽因的感受。上大学的第一年,有一次,几个同学来邀请徽因去野餐,徽因一口答应,因为她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 同学们却说要带上梁思成,可是大家都请不动梁思成,于是和徽因打赌让她去请,如果她能请动,就可以野餐时什么都不用做。林徽因特意换了一身好看的衣服,神采飞扬地敲开梁思成的画室。梁思成一抬头看到徽因,高兴地指着图纸说:“ 徽因,你来看,这柱子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了希腊早期建筑那种大方块式的呆板。柱基和柱顶过梁的一点点改变,就使十分稳固的建筑获得了极优美的仿生物体的动态。你再看这爱奥尼亚柱,柱式多么雅致,线条多么流畅,柱体凹槽的生硬被柱顶 的涡卷形装饰大大抵消…… ” 梁思成饶有兴趣地跟林徽因讲起了他正在研究的一处古建筑的结构,徽因一眼就看出,那是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圆柱和卫城的爱奥尼亚圆柱。徽因赞同地看着,点着头,等到梁思成说完,她讲起了今天的野餐计划,讲起了和同学打的赌,她说:“ 你不能让我输给他们!” 思成这才注意到,徽 因穿了一双外出野餐的短皮靴,一顶遮阳帽斜斜地戴在头上,显得俏皮美丽。他迟疑了片刻,带着歉疚对徽因说:“今天我还有好些事要做,你还是自己去玩吧!下 次咱们找个好地方一起出去。” 梁思成的语气很轻柔,但徽因知道今天已经没有可能把他从绘图板前拉开了。也许真正温和的人都有着坚强的意志,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徽因失望地走了,爱一个人也许更多地意味着包容和接受爱人的一切。

  在宾大的这段时间,梁思成和林徽因经历了一段感情上的挣扎,有时甚至会爆发争吵。但梁思成对林徽因也很有耐心,很温柔体贴。据说每次约会,梁思成都要在林徽因楼下等上二三十分钟,林徽因每次都是打扮精致,姗姗下楼。梁思永曾经送他们一副对联“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 是“诚心诚意”。

  1926 年1月17 日,一个美国同学比林斯给她的家乡《蒙塔纳报》写了一篇访问记,记述了林徽因在宾大时期的学生生活:

  她坐在靠近窗户能够俯视校园中一条小径的椅子上,俯身向一张绘图桌,她那瘦削的身影匍匐在那巨大的建筑习题上,当它同其他三十到四十张习题一起挂在巨大的判分室的墙上时,将会获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是偶尔得第二。她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 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

  “然后我就在英国上了中学。英国女孩子并不像美国女孩子那样一上来就这么友好。她们的传统似乎使得她们变得那么不自然地矜持。”

  “对于美国女孩子—那些小野鸭子们你怎么看?”

  回答是轻轻一笑。她的面颊上显现出一对色彩美妙的、浅浅的酒窝。细细的眉毛抬向她那严格按照女大学生式样梳成的云鬓。

  “开始我的姑姑阿姨们不肯让我到美国来。她们怕那些小野鸭子,也怕我受她们的影响,也变成像她们一样。我得承认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她们很傻,但是后来当你已看透了表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她们是世界上最好的伴侣。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 神。”

  在美国同学眼里,中国学生多数是沉闷、刻板、僵化,唯有林徽因除外。她在美国这种自由的环境中真是如鱼得水,她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善于交际,她活泼、美丽、机灵,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她。林徽因、梁思成经常在不上课的时候约上陈植,去校外郊游散步。出校门往北,不远便是黑人的聚居区,林徽因 东方式的美丽让他们震撼,他们不无恶意地打着口哨,而林徽因总是落落大方地笑笑,从他们身边走过。

  无疑,梁思成是一个严肃用功的学生,而林徽因则是满脑子创造性的联想,在工作中,也常常显现出他们的这种差异性。宾大建筑系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别出心裁的作业,他们有时让学生为毁损的建筑作修复设计,有时让学生重新设计凯旋门、纪念柱。这时候,林徽因常常是先画一张草图,随后又多次修改,甚至丢 弃,灵感不断。就在她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个设计时,梁思成来到她的身边,以他那准确、漂亮的绘图功夫,把林徽因绘制的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清楚而整齐的作品。所以,林徽因也承认自己是个兴奋型的人,而梁思成的沉稳和林徽因形成了最好的互补,他们之间合作默契,在以后共同从事的事业中,这种默契一直保 持了一生。

  梁思成虽然学的是建筑专业,但他在音乐和绘画方面都有很好的修养。宾大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作品,他的第一件作品便是给林徽因做了面仿古铜镜。那是用一个现代的圆玻璃镜面镶嵌在仿古铜镜里合成的,铜镜正中刻着两个云冈石窟中的飞天浮雕,飞天的外围是一圈卷草饰,与飞天组合成完美的圆形图案,图案中间 刻着:徽因自鉴之用民国十七年元旦思成自镌并铸喻其晶莹不珏也。

  林徽因惊奇地赞叹着:“这件假古董简直可以乱真啦!”

  梁思成说:“ 做好以后,我拿去让美术系研究东方美术史的教授鉴定这个镜子的年代,他不懂中文,翻过来正过去看了半天,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厚的铜镜,从图案看,好像是北魏的,可这上面的文字又不像,最后我告诉教授,这是我的手艺。”

  林徽因的大学档案显示,自从1926 年春季班开始,林徽因已经是建筑系教授的助理,下学期时已经是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她究竟是如何打破宾夕 法尼亚大学校规的,我们无法知道。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已经开始和梁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老师曾经夸奖他们两个的建筑图纸“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