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多少学子一直孜孜以求的梦想。有那么一天,当你终于通过重重考验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陌生的建筑、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生活习惯,甚至一个公共电话都与你习惯了二十几年的使用方法不同。
这是真正一个人的奋斗。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人,雨粟是典型的80后,在美国这个号称最发达的国度里经历了黑出租、一个人上美国法庭、也为上学期间的实习工作不断经历面试……谨希望雨粟的经历,能为那些准备踏上留学之路的学子们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简介:雨粟,男,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幼喜爱文学历史书法旅游等。在国内获得学士学位后,赴美国某大学读研。留学期间做过教授助教、学生会联络人等工作,业余时间喜结交美国友人,尽量多的了解美国各方面情况。
闲话上课
我来纽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上课的情况总还是要谈一谈的。
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美国的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同学们畅所欲言,教授与其说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不如说是个话题谈论引导者。不过随着亚洲学生的逐渐增多,这种气氛有所减弱,按美国教授的话说是亚洲学生比较内向,不善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授们上课的时候总是鼓励我们发言,有时也会强迫,或以成绩来“威逼利诱”。比如有一门关于市场的课程,需要大家对各种案例来分析,如果没人发言就冷场了。于是教授决定,期末成绩的1/3是课堂讨论,这就逼着大家上课时不得不扯上两句。
通常亚洲学生们不像老美那么善于表达自己,一方面是由这么多年寒窗苦读的习惯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自己给出的答案不正确或语法出现错误。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按美国人自己的说法“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愚蠢的”;教授们也是如此,无论你给出怎样的答案,他们都会给出正面的鼓励和认同。所以在回答问题上,对有意来美国求学的同学们,我有几条建议。
第一,认真听讲,老师提问后有观点马上举手发言。第二,如果自己没有观点,总结扩张一下之前同学们的答案。第三,提问一个和老师的话题有关的问题。就是凭借着这三条,在一门必修的极需课堂讨论的课上,我突破了我们学校多年来中国学生中最高分B+的记录,拿到了第一个A-,也算小小的破了个记录。
说起课堂气氛就要说说师生们的上课状态。刚来的时候对这种状态确实有点不太适应,因为学生们都没有上课的样子,而教授也没有教课的样子。通常教授们会以各种使自己舒服的站姿讲课,累了就会靠在桌子上或是坐下,讲的兴起了又会在教室里来回跑,手舞足蹈的倒是很带动我们的激情。
同学们的坐姿也很随意。有一次有个同学上着课突然站起来了,教授问有什么事吗,他回答说坐累了,想站一会,教授便不再理会。我遇到同学最夸张的坐法是一个只有不到十个人的小班时,一男生坐在桌子上,把脚踩在前排的椅子背上。教授毫无意见,我却觉得很新奇。想过去农村生产队听队长讲话时的坐姿也不过如此吧。
同学们把食物带到教室已是司空见惯了,上课时连吃带喝很是惬意。吃点香蕉面包什么的我就不提了,可经常是带着薯片坚果的也是照吃不误。大家知道吃薯片的声音,本来教室就不大,有时还真的被老美们的大肆咀嚼声吸引过去了。在这方面老师也是一样,有的带着糖果或甜甜圈什么的就放在前排桌子上,自己吃的同时也会招呼我们取食。不过中国学生还是比较守规矩的,很少这么夸张。
(编辑: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