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爱标新立异,老师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喜欢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拿学生绘画来说,在国内,常常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画,让学生去临摹,老师评价画得好坏的标准,往往是谁画得最像、谁的画面最干净,就画得最好。而美国学校的图画课,老师不让学生画具体的东西,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题目。比如说:
你们如果看到恐龙(美国孩子对恐龙出奇的偏爱),恐龙会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们就根据各自的想象去尽情发挥。极其注重创造力的发展。
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即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低,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就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方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而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和解答孩子们在动手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木匠教学法”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还表现在重视因材施教。到中学,特别是高中后,同一年级的学生,可能分成三个或四个水平的教学课程,使学习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因为学生按学习成绩被分开,他们只能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组同学比,而不是在大环境下去竞争。这样,即便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生比,也不会有太多失落感。
看与说的独特学习方式
只要是健康的、有知识性的,学生上课带什么都行。上课时,学生拿着自己的展品,站在教室前给大家边讲故事边演示。美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特别是演讲能力一流,可谓是魅力无穷,这与他们童年时以活泼玩耍的形式进行语言训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各级学校重视演说训练的结果。
中国人不善言辞,更少有具备演说才能者,人们对夸夸其谈的人有种天生的反感。其实演讲是体现一个人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方式,也是体现工作能力与社交能力的一个方面。我们中国人在外人面前,在公众场合很少有能说会道者,即便自己有想法,表达起来也往往不流利顺畅,反而给人造成思维与表达能力较差的感觉。这是我们从小忽视语言训练,极少或根本没有演讲训练的结果。
给你工具的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从小到大的考试,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因此他们很少有背书的习惯。他们掌握的知识,不在于有多深,而在于有多广。因此常听在美国的华人说现在华人家长常常不如孩子知道的多。
美国教育鼓励孩子靠大量阅读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知识。对此,我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人的记忆、精力和偏爱都有局限性,美国教育是把广泛纵横的知识给予你,使它成为你记忆中的一个符号,你再需要高深的知识,可到图书馆去学习、或者到专业精深化时再去探讨。我在国内上中小学时,知识的积累基本是靠死背和应付考试得来的。虽然知识很精很专,但不广泛。所以使得自己对事物的分析与见解达不到更深入、更高的水准。美国的教育,是把工具给了你,具体怎样要看作未来如何发展了。
有位美国老师曾这样说过: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到哪里寻找所需要的比能够记忆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但是,如果要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编辑: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