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国际教育交流服务机构
留学e网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老首页 > 留学生活 > 法国留学生活 > 法国留学生活经验共享 > 法国留学购物

在巴黎逛书市的经历

巴黎,作为艺术之都,早已名扬天下。无论是宏伟的凯旋门,神奇的卢浮宫,还是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或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无一不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它更是一座文化之都,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伟大篇章,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小仲马、莫泊桑……每次谈起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法国朋友都表现出无限的骄傲与自豪。此次巴黎之行,除游览名胜古迹之外,还有一个“耿耿于怀”的目的,就是想亲身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氛围。而塞纳河畔的旧书市,可以算是书香气最浓的“古迹”了。

其实,说它是“古迹”一点也不过分。因为据了解,它的发展史可追溯到四五百年前。早在15世纪末,一些小商贩就在巴黎王宫前的小广场边,廉价出售旧书和古诗画。到拿破仑三世时,政府批准的旧书商已有100多家。虽然一到巴黎,几位朋友都已经把它大致的情况向我做了介绍。但当真正来到塞纳河畔,面对着绵延数里,熙熙攘攘的“绿色通道”,还是感到无比惊喜。摩肩接踵的人们,有的走马观花,有的驻足翻阅,还有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缺货”,正跟老板讨价还价。看过几个摊之后我发现,他们每个人经营的书刊,相对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物理、化学、汽车、飞机……各不相同。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手稿、版画和玲珑剔透的小工艺品出售。在一个老妇摆的摊上,有好几本书都用透明塑料纸包得严严实实。我问朋友是为什么,他告诉我说,政府规定要对价值比较高的珍本妥善保护,以免被污染、损坏。由此可见,巴黎人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

当我终于发现了一本向往已久的绝版书时,高兴的心情却又不敢流露在脸上,生怕会被狠狠地“宰”上一刀。老板偏偏又是40多岁的中年男子,属于最不好对付的那一类。正犹豫不决时,他却微笑着开了腔:“书是为知音写的,喜欢就买下吧!我替你保管了5年多,只收你十法郎,不算多吧?”

“十法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二话不说付了款,转身匆匆离去,生怕他反悔。朋友在一旁看到我的举动,追上来宽慰道:“放心吧,别跟作了贼似的。在这里经营古旧书籍的人,基本都可算是专家。而且他们本身都是爱书的人,做买卖也只求闲散度日,不必受太多约束,并不求能发家致富。”看着我半信半疑的样子,他一本正经地补充道:“自由比金钱更重要!”

有趣的是,我听说在1953年,这里的人们自发地设立了“旧书摊奖金”。用来奖励那些“在可能被捣成纸浆之前,偶然落进旧书箱里的优秀作品。”总奖金额为一法郎。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书都那么贵。按照当地法律规定,再版50年前的著作,不必交版税。所以这里的人们把像凡尔纳的《神秘岛》,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汤达的《红与黑》等等名著,全都制成了袖珍版本,既便于随身携带,价格又很便宜,一本只需十数法郎。

索邦大学是巴黎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离它不远处就有一家在法国乃至欧洲影响最大的中文书店。远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能看到自己所熟悉书籍、刊物,真是感到万分亲切。此时仿佛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北京新华书店,抬眼望去,《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一应俱全。就连《庄子》、《史记》、《韩非子》一批学术性较强的读物,也在这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现代的及港台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据店里的伙计介绍说,他们经销的中文图书有4万多种。而且还有很多专门介绍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发展情况的法文出版物。边介绍边顺手从架子上取下两本书递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法文版的《山海经》和《甲骨文字典》。这对于那些研究中国历史的巴黎学者们,是多么珍贵的资料啊!

据说这家店的老板,是来自柬埔寨的中国华侨,对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非常喜好。七十年代由于战乱,从家乡迁居巴黎,就在大学城附近开起了这家中文书店。起初经营非常困难,一天还卖不了200法郎,连交房租都不够。但他没有气馁,白天在书店营业,到了晚上,就去餐馆涮盘子,打零工来贴补家用。顽强的毅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国际书店的代理。再加上中国热、汉语热的不断升温。生意逐步走入了正轨,名气也越来越大。目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大陆还是港台地区,新书上市四五周,巴黎就能到货。由于经营品种齐全,信誉良好,当地甚至外地许多大图书馆都愿意到这里来购买所需的中文图书。除此之外,还同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等国的书店,建立了批发中文图书的业务。他的辛勤劳动,为中法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编辑:L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