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朋友或许不知,英国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不少正规单位,一个岗位从招聘到最后落实,期限都特别长。上面提到的纪,9月份刚到曼城一所大学履新。他3月份看到广告后申请,5月份被喊去面试,6月底才签合同,9月份才上班。这英国效率够高的哈。再有,英国招聘的表格名堂极多,费心填完不亚于写一篇论文,没几个小时根本下不来。
经济危机重压下的英国,工作市场变得严峻。洪水猛兽般上升的失业率,让无数人受困挣扎。英国人享有福利保障,生活基本无忧;外国人要立足,不得不赚钱糊口。
童一直在找合适的工作,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耗在网络上。几个月来,投放的简历如泥牛入海,他难免有些身心倦怠。这天,一则招收客户联络专员的广告让他眼前倏地一亮。一所英国名校,多年来在媒体研究方面独领风骚。正和中国的媒体合作,组织国内的媒体管理者来英参加培训,需要一个中国人作联络官,帮助课程理解和生活协调,当然平时也要做些中英媒体的课题研究。要求应聘人具有高级翻译经验,熟悉中国媒体及具有良好的课题研究能力。童曾是国内省级广电主持人,拿过“金话筒”奖;曾为大学老师、国际官员的随身高级翻译和大型国际活动的双语司仪,英语功底雄厚;在英读硕又正好修读媒体传播,具备课题研究能力。这个岗位就象为他量身定做。更巧的是,他的英国硕士学位就在这所大学完成。
在微微的兴奋中,他很仔细地完成了申请表,也很快接到招聘方伸出的橄榄枝。面对几位校方高级官员的联合面试(其中有他认识的老师),他应对如流,谈笑自如。双方似乎都在满意中期待着下一步的合作。意外的是,校方很快通知他为非合适人选,理由无可奉告。童心灰意冷之时,也多少心存疑惑。
两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其实校方年初就物色了人选--一个5年前被国内某国字号媒体派来该校旁听一年的访问学者。该访问学者早就回了原单位。拿到这个工作后,辞了原单位,忙着在北京办理签证后,于秋季到英国履职。因同校,童知道那个人。论能力童是占上,但考虑到这个人选曾在中央级媒体任职,与国内媒体管理者的协调关系或许更顺畅,童倒也没有怨天尤人。恶心的是校方的招聘。明明早就煮好了饭,还装模作样的生火烧水。
无独有偶,童后来又应聘了剑桥某商学院类似的岗位。这次连面试都没有。在一次朋友女儿满月酒的聚会上,他巧遇剑桥大学某研究所的一位女士。该女士直陈,剑桥不少学校招聘一般都事先找好了人,招聘广告只走个过场,基本上就是潜规则。童郁闷了半晌,后来在聚会上有些落落寡欢。
童的朋友纪也曾有类似遭遇。纪在英国中部一所大学的建筑研究所工作,竞聘相邻地区另一所大学一职。整个招聘过程,双方都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校长甚至亲自带纪参观实验室等设施。纪满心期待着,最终等来的竟是校方的拒绝。纪礼貌地问是哪方面做得不够好,对方无可奉告后匆忙挂了电话。纪的那个失落,快赶上黄果树瀑布的落差。
几个月后的中国春节,那个大区本来不多的中国人相约聚会,纪也去了。遇到那所大学一个中国博士生,笑谈起当初应聘的事。博士生一语道破天机,其实校方早就定了国内某大学的人选,招聘只是做个样子。纪的那个气啊。早已红杏出墙,却还硬装成贞女。
童后来在朋友佳那里被点醒。佳在一家英国招聘咨询公司工作,对招聘市场的动向和规则了如指掌。英国很多正规单位招人,正儿八经通过海选筛落的人不多,绝大多数早已内定,报给人力资源部只是形式。因为法律规定了招聘的程序,过场不得不走。在英国,你有时会疑惑,怎么一个同样的广告打了几个月?英国有规定,不少岗位招人需要公示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忘了),无异议后方可招收。在此期间的申请者其实都成了潜规则的牺牲品。因为人选早定,你自认再合适,招聘方根本不给你机会,你也就根本不可能有异议。公示完了,岗位给了内定的人,多交笔广告费倒是。这是英国招聘市场的潜规则。
至于人力资源部是否与之狼狈联手,天知地知。反正,从面上看,一切都按正常程序进行,裙带关系没那么明显。人力资源部卖力地打广告、筛挑评估申请者。工作照样做,年底分红照样拿,否则,人力资源部的人不也加入失业大军?一派的忙碌,虚虚的繁荣。这也是英国招聘市场潜规则下一景。
这也就难怪童和纪等人的郁闷。本是一场竞逐,下了大力气去争先,不幸中了潜规则,胜者早决出。这潜规则的事,在哪儿都存在。碰到了,只能自叹天总降雨,身体都发了霉。
(编辑: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