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中国的理科博士,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用英语给美国人表演脱口秀,他与生俱来的幽默和表演才能,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如今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他,就是黄西。
大学时代爱哲学
1970年,黄西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河口公社,他的父母均是大学毕业,父亲在厂矿工作,母亲是医生。尽管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但他的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这为他以后从事喜剧表演提供了潜移默化的帮助。
黄西在读中学时,喜欢逃课,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从来没有想得太多。上高中时,由于成绩平平,考大学无望,他的父亲给他介绍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黄西虽然贪玩,但智商一点也不差,后来幡然醒悟,经过努力,考上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系。
上大学时,黄西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省城长春。去长春的路上,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他乘11个小时的火车,并且是站票。漫长的旅途跋涉累得黄西无法忍受,这很有点像如今忙碌的春运:在人挤人、人挨人的火车车厢里,混杂着酒味儿、汗臭味儿、烟味儿以及各种食物散发出来的味道。实在是困了,他就躺到座位底下,或是爬到行李架子上睡一会儿。这些生活体会,为黄西后来的喜剧表演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素材。
理科生在人们的印象里常常是中规中矩,而这样审视黄西就错了。黄西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说笑话、讲段子、演节目,不管他在哪儿,笑声就会跟随而来。幽默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大学5年,他凭着幽默赢得良好的人缘,当了3年班长。
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如今以幽默出名的黄西,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迷恋过哲学。他之所以对哲学感兴趣,那是因为长大后人生有太多的迷茫,为了探寻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他试图在哲学中寻找答案。上世纪80年代,正好是西方哲学和心理学非常流行的时候,他一个人待在图书馆里看了很多哲学书,康德、尼采、叔本华、萨特等人的作品,他都一一读过。尤其是尼采的哲学著作,他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