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国际教育交流服务机构
留学e网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老首页 > 签证申请 > 德国留学签证 > 德国留学签证经验共享 > 德国留学签证专家指导

关于德国diplom与国际硕士选择的利与弊

  被中国承认的德国高校的学历

  中德两国签定了关于双方学历互认的协议。协议规定:在德国获得的Bachelor(学士)和Master(硕士)在中国仍然被视为Bachelor 学士)和Master(硕士)。在德国的Universitaet(综合性大学)获得的Magister和Diplom在中国被视为等同于Master(硕士)的学历,而在Fachhochschule(应用科学大学)获得的Diplom被承认为Bachelor (学士)。

  Diplom,德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的产物,德国的教育跟国际上的教育体制很不一样,我只讨论他们直接上大学的教育分支。还有一种是他们在很小的时候会直接选到另一个方向学习技能教育。因为大家关注的都是读硕士,所以我只focus on 大学这一个分支。

  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学)接受的是13年制的教育,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中毕业来到德国需要读预科,因为你们需要在德国考一个类似于国内高考的考试-德国十三年制高中毕业 (Abitur) ,才能有资格申请大学。而德国的预科教育是德育授课,所以一般来德国上预科也都要有德育基础,这样也就需要在国内或者德国进行德语学习。德语和预科大概所花的时间在两年左右,但是也根据每个人的基础水平不同不同。

  如果在国内读了大学但是没有毕业就出来,就会根据你的所学课程和你的学校相应抵调学分,一般来说重点大学读一年之后去德国可以免去预科,普通大学两年抵调预科。如果拿到了学位证需要联系教授,到大学里面免课。

  diplom一般来说是5年制,还有一种magister,一般来说学制更长一些,因为需要修两门辅修。德语授课的diplom在授课的时候因为时间长,相应来说教授的知识要多很多,实际上相当于学士硕士都在德国读。很多人说含金量高,其实就是因为你在德国本科的教育要比国内本科教育好很多,这样基础打得很扎实。另外由于德国一直以来都是diplom,再加上德国的爱国感很强烈,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diplom才是最好的,不排除这种民族自尊心。

  大学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

  一、基础阶段 (Grundstudium):通常为4个学期,主要学习基础课程。

  二、专业阶段 (Hauptstudium):因专业而异,一般为4-8个学期或更长,学习硕士专业课程,做毕业设计以及撰写毕业论文。

  修完基础阶段的课程,积累足够的学分单(Scheine)后,必须通过“中期考试”(Zwischenpruefung, Vordiplompruefung, Diplomvorpruefung) 才能进入专业阶段。

  修完专业课程,通过毕业考试,完成毕业论文,即可获得相应的学位。毕业考试根据不同学科分为高校考试、国家考试和教会考试三种。大学的理科、工科、经济学和社会学某些专业的学历文凭为Diplom;语言、文化、法律和部分经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学历文凭为Magister/Magistra Artium (M.A.);考取教师、律师、医生和药剂师等则授予"国家考试 (Staatsexamen) 证书";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历文凭均为Diplom(FH);艺术和音乐院校的学历文凭为Magister或相应的证书。以上文凭均具有同等的“职业鉴定资格”.

  另外diplom的一大优势就是语言过关,德国diplom毕业德语肯定没有问题,所以会在找工作上有很大的优势,相比国际硕士也容易同德国人交流,融进德国人的圈子与文化。

  但是缺点也自然而然的出来了,首先德国在硕士和diplom以前的学习不提供奖学金,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资金来读书,不论是打工还是来自父母。另外的缺点就是时间太长,如果算上预科语言diplom就要7年,并且德语不是那么好学,毕竟我们从小学习的都是英语!

  硕士以及国际硕士

  现在由于国际上的学制都在规范化,所以不得不要求德国进行学制改革,取消原有的diplom,与国际接轨。

  所以BACHELOR/MASTER便应运而生,但是不同的是Bachelor3年Master2年。这两种都为德语授课,所以基本上与原有的diplom一样。

  所谓的IMP就是现在说的国际硕士,因为德国由于二战以后大量的人才流失加上近来德国人参与理工科的科学研究的人数减少,所以德国致力于通过国际硕士来吸引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毕竟德语是小语种,通过英语授课来取消语言的障碍吸引科研人才。

  关于英语授课,很多人都认为含金量不高,可能会认为德国人用英语教课,会很不地道,可能会认为很多东西无法讲到,但是实际上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

  我本人上的是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很紧,学的东西很多,扎实与否全在个人

  我接触的教授都很牛的说,大都是在伯克利哈佛或者MIT搞研究的德国教授,他们教授英语课程不必德语课程差,根何况现在德国科学界的会议语言大都是英语,所以感觉英语授课和德语授课的知识相差不大

  新设的“国际课程”(Internationale Studiengaenge),根据学制长短可分别获得不同的学位:学习5-6个学期考试合格获“学士”(Bachelor) 学位、在此基础上再学3 - 4个学期可获“硕士”(Master/Diplom/Magister)学位。

  高校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如果成绩优异,经教授(博士导师Doktorvater)同意,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但是在生活和毕业工作上,国际硕士要有弱势,因为德语还是必须的。所以如果你能国际硕士学好德语或者毕业目的是读博士,国际硕士是个好选择。

  *德国的Fachhochschule这一特殊名称在中国原译为“高等专科学校(高专)”,因而常常被误解为中国的“大专”,而它们之间在入学条件、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和内容以及毕业时达到的学历均有重大的区别,故不可相互混淆。这种误解在其他国家也时有发生。因此,德国此类大学在使用 Fachhochschule (FH) 这一名称时,同时附上英译名称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 即“应用科学大学”。学校名称可译为“学院”,如Fachhochschule fuer Technik und Design Mannheim 可译为“曼海姆技术设计学院”。

(编辑:Eva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