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和一个美国家庭在同一个屋檐下过了四天,吃了感恩节的大餐,看了圣诞节的show,还购了物,在感恩节的第二天。据说这天是美国一年中特价最多的一天,人称black friday,所以购物也成了感恩节一个传统。
不过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观察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这个家庭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外孙女,亲眼目睹美国人怎么养孩子,有时让我震惊,有时让我感慨,有时也在比较。
先说说这个家庭的背景。爸爸bob是ups的飞行员,并担任工会主席,至于是哪个级别的,就不好再问。妈妈pat现在是家庭主妇,为教会做些义工。两个女儿,邀请我的大女儿heather二十五岁,在我所在的大学修第二学位。小女儿jamie二十三岁,是美发师,不过现在待业在家,因为新晋成妈妈,漂亮的kenzie是她和matt的女儿。总体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bob的话虽不多,但却很幽默。pat起初看起来有点严肃,后来发现她很爽朗。heather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很温柔,也极有礼貌,即便对她的爸妈,“谢谢”二字也时时挂在嘴边。jamie长得比姐姐漂亮,似乎也没有heather那么热爱读书,也没有那么多人生感慨,最大的兴趣在于购物,以及如何把自己和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
我们是周三早上离开heather的家,驱车九个小时到达密苏里州一个叫branson的城市。当住进事先订好的旅馆,一套三间卧房、两个客厅、三个浴室、一间厨房的房间时,我有些纳闷,不明白这美国人为什么舍得离开自己的家,费这么大劲来到这内外景致都远不如家的地方度假。因为早上起床时,透过一面墙大的玻璃,发现heather的家位于湖边的一片树林之中,而那湖大概有未名湖的两倍,中间也有一个湖心岛。后来与heather在这片属于自家的林中散步,踩着厚厚的落叶,呼吸着湖水、树木、泥土的气息,两只健壮的狗前后欢跑。如果不是要按时出发,希望能一直这样在林中、在湖边走走。这就是我为什么后来觉得奇怪的原因。不便询问,到是bob有一次自己说起,以前也有德国朋友和我有一样的疑问。heather解释说,因为全家人住在一起,这样比较有过节的气氛。而且jamie有了孩子后,基本上哪里也没去过,所以这也是为了不让她觉得太过无聊。
当然,和我家一样,六个月大的kenzie是全家快乐的源泉,不过显然她得到的关注程度远不及我的娃娃那么多。要睡觉了,jamie往kenzie嘴里塞个橡胶奶嘴,往小床上一放,虚掩上门,就不管了。有时会听到kenzie哭,可是大人并不进去看,只是从门缝外一看,说,“她正在和睡觉做斗争呢。”可也真怪,确实不一会儿,就没有动静了,看来kenzie虽小,却对这种哄睡方式建立起条件反射。有几次哭声实在太大了,连我这坐在客厅的外人都想冲进屋去,可这外公、外婆、姨妈似乎充耳不闻,看电视的看电视,上网的上网,看书的看书,我自岿然不动。最后,还是做爸妈的进去看两眼,把橡胶奶嘴重新塞好,再轻拍一阵,这就算处理完毕了。实在不行,有一两次matt也会把女儿抱在手中,在房间里走几下,等kenzie睡着了,再把她放回床上。
要吃奶时,jamie会把kenzie抱在怀中。我感觉她也是三至四小时哺乳一次,而且kenzie还没有添加任何辅食。当我问及原因,jamie说医生认为还没有必要。应该说jamie长得相当丰满,但她整个体型完全看不出像刚生过孩子,十分苗条。而且更让我奇怪的是,这家人一天基本上只像模像样地吃一顿饭,虽然这饭以肉食为主,可jamie每次吃得最少,而且还不吃早餐,这样她的奶水能充盈吗?想起我的娃娃六个月大时,为了保证供应,我每天的牛奶、鸡汤不断,饭量一个顶俩,人胖得像面包。可kenzie看起来相当健康,抱在手上份量不轻,后来得知她还早产三个星期。不过,我发现kenzie吃奶时并不专心,常常是吃吃玩玩,转头看看旁边的人。不知她在家是否也如此?想起娃娃这么大时,一到要吃奶时就兴奋地呵呵地叫,而且一定是一鼓作气,全面铺开,直到肚子饱饱,有时也会累得睡着。
在玩耍时,他们的做法让我震惊,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连续三个晚上,kenzie只穿着纸尿裤,全身光溜溜地被大人放在地毯上。这样不冷吗?我们大人还都穿线衣长裤啊。“不冷,如果冷,她会哭的。”于是,就这样玩上一小时左右。有一天jamie带着kenzie一起去购物,kenzie也只是穿件小毛衣,腿上套条薄袜套,居然还光着脚,身上象征性地搭条比毛巾被还薄的毯子。说实话那天真冷,只有华氏四十二度。我几次把薄袜套拉下来一点试着想罩着kenzie的光脚丫,可脚是罩上了,袜套还张着嘴,看得出那小小的指头都冻得通红。可几天下来这孩子却啥事也没有。
难道美国孩子的体质真就这么好吗?依我看,关键是习惯。美国人从小就不给孩子穿多,所以慢慢身体也就自然习惯这样的温度。来到这里,发现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中国孩子也和美国孩子一样,到了冬天,只穿单裤,上身穿t-恤或薄毛衣,再套件羽绒服。进到室内,因为很暖和,只需脱去羽绒服即可。
由此,想起这边的朋友讲得几个故事。
故事一。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朋友看到一个中国孩子使劲抓着父母,哭闹着要抱,而旁边一对美国夫妇,推着购物车,三个小孩老老实实地跟在后边。朋友连连感慨,和美国的小孩比起来,中国孩子比较没有“样”,多半不知在公共场所下要规范自己。
故事二。朋友的朋友在德国留学三年,把五岁大的孩子放在姥姥身边。留学回国,发现孩子被惯得就差要上房揭瓦。说要吃鱼,姥姥辛苦做好,一尝太咸,立刻一口不吃。要求没得到满足,一甩手就给妈妈脸上来了一巴掌。要知道在德国,哪里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人们对孩子的要求更严。朋友的朋友最后痛下决心,把姥姥送回老家,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重新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
故事三。朋友的孩子在美国出生,今年四岁,从来只喝凉牛奶,喝冰水,如果像他爸妈那样喝热牛奶、热水,反而肚子不舒服。因为在幼儿园只有凉牛奶和冰水。
故事四。这是我亲眼目睹。大学的国际中心在一个美国人家为国际学生举办感恩节晚餐。最后的节日是玩游戏,在一个大水桶里漂满苹果,游戏规则是一分钟之内,只能用嘴去叼苹果,数目最多者胜出。一个六岁的美国男孩和他四岁的弟弟,因为人小,只好站在桌子上,一次次踮起脚尖,把头埋进桶里,最后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叼到一个苹果,可是兄弟二人头发、衣襟全部湿透。旁边的人用浴巾给他们擦擦头,可衣服就那么一直湿着。游戏结束后,这两个小兄弟还意犹未尽,继续高兴地玩。当然衣服湿得更多,而他们的父母抱着最小的女儿使劲在一旁给两个孩子加油。说实话,那股坚持不懈的可爱劲头在我看来,实在是堪称当晚的冠军。而且我还注意到,直到这一家人离开,兄弟二人的湿衣服都没脱下来。也没法脱,肯定是没带多余的衣服,一脱就得光着身子。所以最后,湿衣服外套上羽绒服,就这么回家了。
所以,总的感觉,美国人养孩子的方式有点像中国的农村人,一种放任自由的方式,但因为这里的环境干净,吃得比中国的农村人更好,再加上非常重视户外运动,所以孩子的体质一般都很好,等长大了人就显得比较健壮。而在这里出生的中国孩子,因为外部的大环境是这样,父母们耳濡目染,再加上没有那么多人手来帮忙,所以基本上以美国人的方式来养,在体质上显得与美国孩子没有什么差别。但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也许美国小孩从怀抱小婴儿开始就跟随父母去教堂,相形之下,他们似乎比中国孩子更懂得要遵守规则。再加上绝大多数家庭不止一个孩子,全部由妈妈一个人来带,怎么可能像中国孩子那样“倍受关注”?!这样的好处是,孩子既知规则,又少约束。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我的理解是,在必要的环境中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其余则尊重天性,把他们交给自然。
这是这个感恩节里最大的收获,期待下一个感恩节。
相关文章:
(编辑:Vicky)